羅家鎮泥巴寺村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現場。
常豐農事服務中心育苗區內生機勃勃。
龍云寺村集體經濟組織糧食種植基地,無人機參與管護。
春回大地,萬象更新。
2月27日,全省春季農業生產暨高標準農田建設現場推進會在我市蓬安縣召開。當天上午,與會人員迎著十里春風,深入蓬安縣的田間地頭,實地參觀了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集體經濟組織糧食種植基地、農事服務中心等各類現場。大家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問、一路評,真實而深刻地感受了建設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的南充方案。
A種什么地?扎實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
南充作為全省農業大市,下轄9縣(市、區)均是產糧大縣(市、區),更是“天府糧倉”的重要生產和供應基地。在發展現代農業、建設農業強市的進程中,如何落實耕地保護,在丘陵山區實現農業補短板、強弱項、提質效,建設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扎實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變“農田”為“良田”,便是南充給出的第一個答案。
27日上午9點,與會人員乘車首先來到蓬安縣羅家鎮泥巴寺村。遠遠望去,連隴成片的農田格外醒目。挖掘機正揮舞“長臂”,往來穿梭在田間作業,一些原本需要爬坡上坎的“零碎坡地”,變成了如今筆直的機耕道和平整的大田塊。
“羅家鎮泥巴寺村轄6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3486畝,總體呈現出小、零、散的特點。為了改變這一現狀,2025年1月上旬,蓬安縣在該村全面啟動了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建設高標準農田2596畝。”據建設現場相關負責人介紹,待該村高標準農田建成后,畝均糧食產量可提高100斤左右,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灌溉水利用系數可分別提高19%和13%……將極大改善項目區的耕作條件,提高機械化生產水平和節水增糧能力。
“目前,這個項目已投入挖掘機、推土機等機械設備50余臺,組織施工人員100余名,項目預計今年4月份完工。”該負責人說。
作為四川省唯一入選全國首批整縣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試點的縣,蓬安縣因地制宜,遵循“宜大則大、宜梯則梯、能排能灌、宜機作業、穩產高產”的建設原則,分類抓好田(地)塊整治,合理布局渠網路網,有效推進土壤改良,努力打造高標準農田建設丘區示范。據介紹,蓬安縣永久基本農田為65.12萬畝,截至2024年底,已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44.69萬畝,占該縣永久基本農田面積近70%。
B誰來種地?村集體經濟組織帶頭種糧
“誰來種地”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推動鄉村全面振興亟待解決的問題,也是建設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的關鍵。針對此問題,蓬安縣巨龍鎮蹚出了一條種糧新路徑。
離開羅家鎮泥巴寺村,車隊沿著蜿蜒的鄉村公路前行約1小時,便來到了參觀的第二站:巨龍鎮龍云寺村。從高處遠眺,前方成片的麥苗在陽光下亭亭玉立,好一片生機盎然的田間美景。
過去的龍云寺村是一個典型“留守”村,人口老化、土地撂荒、經濟空殼,嚴重制約著村里發展。全村耕地面積2920畝,誰來種地成為了一大難題。近年來,該村堅持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鄉村發展的重要抓手,積極適應農村發展新形勢,由村“兩委”領辦成立了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不斷整合土地、人口等資源要素,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集體經濟發展路子。
“目前,村集體經濟組織共流轉土地1200畝,占全村耕地面積41%,年產糧油162萬公斤。2024年,村集體經濟組織純收入突破30萬元,固定資產達100余萬元,村民戶均增收800元。”現場相關負責人介紹。
這一成績是如何實現的?面對與會人員的疑問,蓬安縣巨龍鎮主要負責人進行了解答——該村一方面用好了扶持資金,將分散土地集中到村集體經濟組織統一經營,實現了全域種植;另一方面依托巨龍鎮成立的區域農機隊,種植、農機、供銷合作社,實現全村糧油生產從耕種、管理、收割到加工、銷售全環節分工合作、聯動發展;與大型企業簽訂購銷協議,暢通產品銷售渠道,提高了村集體經濟收入,實現了村集體經濟組織、村民獲益。
對于龍云寺村今年如何依托農業謀發展,該村也早早制定了計劃。“今年,我們還是要把發揮集體經濟組織優勢作為核心,重點要在提高糧食產量上下功夫,進一步實現集體增實力、群眾增收入。”龍云寺村分管該項工作的村干部說道。
C如何種地?打造農事服務“一條龍”
解決了種什么地、誰來種地,還需要解決如何種地。為此,蓬安縣構建了一套全面而高效的農事服務“一條龍”體系,針對農村勞動力缺乏、生產成本較高、社會化服務能力較弱等現實問題,以社會化服務為依托,持續推進服務主體多元化、服務過程專業化、服務效益共享化,在激發小農戶生產積極性、延伸糧油鏈條、增加群眾收入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離開巨龍鎮龍云寺村,與會人員來到了參觀的第三站:睦壩鎮常豐農事服務中心。
“網友們大家好,今天將要推薦的是咱們蓬安縣的特產吳馓子,吳馓子是司馬相如故里的一道傳統美食,有色澤紅潤、香甜酥脆、入口化渣、回味無窮等特點,在今天的直播間我們帶來的是最實惠的價格……”一走進常豐農事服務中心,便聽到了熱鬧的“叫賣聲”。在直播帶貨區,通過主播的精彩講解和答疑,一時間,直播間的成交量快速上漲。
記者注意到,直播展示臺前還堆滿了琳瑯滿目的產品,如利溪米粉、姚麻花、曹氏豆干、樟茶鴨……多款“蓬安產”特產讓廣大網友心動不已。隨著直播的火熱進行,該直播間也沖上了所在直播平臺糧油調味人氣榜第4名。
在該農事服務中心的設備倉庫區,耕作機械、播種機械、收獲機械等一應俱全,這些大型農機具在農業生產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也為開展現代化農事服務提供了支撐。
“我們擁有大型農機具130臺套,年服務能力超過10萬畝次。”負責該農事服務中心運營的常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公司成立以來,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延伸產業鏈條,實現了優糧優產、優糧優購、優糧優儲、優糧優加、優糧優銷,‘五優’聯動促進農產品轉化增值。”該相關負責人同時告訴記者,目前,常豐農事服務中心已經集農資供銷、工廠化育秧、農機服務、烘干倉儲、大米加工、農產品銷售于一體,能提供全過程社會化服務。通過農業社會化服務,密切了各方利益聯結,服務主體、種植業主、廣大農戶三方受益,真正實現了多贏、共贏。
當天,與會人員還來到了該農事服務中心育苗區等區域進行了參觀。
“村集體經濟組織帶頭種糧的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和推廣。”“發展農業,產業、人才、組織等都是建設和美鄉村應該思考的方向。”“農事服務是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蓬安縣的社會化服務做得非常好。”實地參觀結束后,與會人員對于建設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的深度思考還在繼續……
■相關新聞
全省高產競賽 南充奪得殊榮
今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攻堅之年,也是建設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關鍵之年,奪取糧食豐收意義重大。
在全省春季農業生產暨高標準農田建設現場推進會上,通報了2024年全省“天府糧倉·百縣千片”高產競賽結果。
競賽重點圍繞建設縣工作組織推動、規范管理、展示效果和資源整合,攻關團隊技術先進性、適應性和作物產量水平,經營主體生產規模、管理水平和產量效益等方面開展比拼。根據競賽流程及結果,省農業農村廳決定,對2024年重點任務完成較好、取得明顯成效、競賽成績排名靠前的10個千畝高產縣(市、區)、20個百畝超高產攻關團隊和50個糧油規模經營主體予以通報,我市獲得多項殊榮。
其中,南部縣在“千畝高產競賽排名靠前的縣(市、區)”中榜上有名;南充市高坪區宏豐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嘉陵區安平鎮林彬家庭農場、營山縣豐祥源玉米種植專業合作社、南部縣東林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閬中市萬家民農家庭農場、西充縣青獅鎮金色田源家庭農場入選“規模經營主體高產競賽成效明顯的主體”。
■記者手記
建好用好現代化良田 奮力打造丘區樣板
將任務細化到田、將農資計劃到戶、將技術培訓到人,以點帶線、以線促面,著眼提單產穩面積增效益,早謀快動抓好春季農業生產。
自2023年入選全國首批整區域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試點名單以來,蓬安縣始終把“全國試點”作為工作重中之重,全力推進,在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中勇于先行先試,賦能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
這就是蓬安,一片希望的田野,處處彌漫著勃勃生機。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聽,這不僅是一次簡單的參觀,更讓與會人員有了一次心靈的觸動與深層的思考。
在羅家鎮泥巴寺村,只見機耕道延伸到田間地頭、灌溉渠四通八達,一幅“田成方、林成網、路相通、渠相連”的畫卷映入眼簾,高標準農田的壯觀景象讓人震撼。
在巨龍鎮龍云寺村,農民們不再“單打獨斗”,而是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集體經濟發展路子。這種模式的轉變,不僅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更促進了農民收入的增加,為他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
在睦壩鎮常豐農事服務中心,社會化服務模式更是現代農業發展的一個亮點。它整合了農業技術、市場信息、農機服務、產品銷售等多方面的資源,為農業生產提供了全方位的“保姆式”服務。
建好用好現代化良田,奮力打造“天府糧倉”丘區樣板,這不僅是對土地的尊重,更承載著對農業未來的期許。
本版稿件由南充市融媒體中心記者伍羅文博譙靈敏/文梁洪源/圖
儀隴縣銅鼓鄉的花事盛景。張梓睿攝 馬鞍鎮險巖村桃花盛開。張雪攝 ●尹小麗 春風執筆,為川東北大地潑灑斑斕油彩。儀隴的阡陌田壟間,金浪翻涌的油...
西充縣四川天馬山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晚熟柑桔基地。南充市融媒體中心記者梁洪源攝 3月13日,南充在農業領域邁出了具有歷史性意義的一步,農業農村部信...
近日,閬中市柏埡糧油現代農業園區內5000多畝油菜迎來了盛花期,金燦燦的花海吸引了游人前來賞花觀景,拍照打卡。(王玉貴攝) 佘家溝千畝李花五百...
遠眺南部縣升鐘鎮高標準農田。 ●南充市融媒體中心記者易立權/文梁洪源/圖 近年來,在嘉陵江畔的南充,一場以建圈強鏈為重要抓手的農業變革正在持續...
聯系我們
電話:0817-2719266
傳真:16
地址:南充市北湖路99號“恒河羅曼威森”11樓。
郵編:637000
郵箱:1103197942@qq.com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
關注 好充食